2014年6月13日 星期五

台灣前途是台灣人的自決,不是中國人的共決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PHOTO  阿銘
文/顏若芳

台南市長賴清德訪問中國時,提到台灣前途由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決定。

本預期著中國會掰出一些什麼分裂法、XX共識,來反駁、恐嚇台灣人民共同決定台灣前途,掩飾馬英九宣揚現今是兩岸和平為最好的假象。

孰不知「國台辦」竟玩起疊字造句的遊戲,「任何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,必須由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共同決定」。接下來就好玩了,什麼臺灣問題由亞洲決定,中國問題由美國決定,美國問題由地球決定.....,任何荒誕的天馬行空,就在網路發酵了。

我想中國這次慌了,臺灣從學運後,臺灣好像不是中國既定的印象,中國開始懷疑馬政權的說法,開始更積極接觸臺灣各階層,說要更了解臺灣年輕人,更關懷這裡的中小企業,提出未來中國政府對臺灣政策要更貼心,顧及臺灣民眾的感受,這般鱷魚眼淚的統戰說詞。

國民黨更慌了,只剩這引以為傲的兩岸政策,被挑戰,被懷疑。

一個已成朽木的政權,鋪天蓋地的運用政媒工具,說帖名嘴,掩脂抹粉的宣傳、辯駁,極力在中國面前表現僅剩的那點價值。

一個只求生存的政權,無所不用其極動用情治系統,調查單位,對立場相異的人民,實行監視、調查,僅求這執政的權力茍活。

我們一定要了解,和魔鬼打交道是沒有勝算的,每每只要有異議的論點,民主的聲音,如同刺進中國政府的痛點,便暴跳如雷的全力反擊。本周更對香港發表「一國兩制」白皮書,表明對香港擁有全面管治權,香港的行政、立法、司法最終都須經「中央政府」認可,完全否定當初對香港承諾的「港人在政治上的高度自治」諾言。要打的香港讓你痛,要警告台灣讓你怕,這惡魔般的政權已昭然若揭。

美琇姐在『台灣人的百年孤寂』一文中引用卡謬說:「反抗是我們的歷史現實,除非逃避現實,否則我們就必須在反抗裡找到我們的價值。」


2014年6月9日 星期一

說好的4808戶公營住宅只完成4.6趴!弱勢排隊近十八年等租屋!余晏和若芳質疑郝市長讓市民「等嘸厝」!


中山大同議員候選人顏若芳9日拿著昔日剪報指出,郝市長2011年5月16日在市議員專案報告時「保證完成」4808戶公營住宅,而且長期要提供4.5萬戶公共住宅,以達到全市住宅5%的目標。不過,顏若芳根據市政府提供的最新資料顯示,進度沒有關係,但郝市長這項政見到六月份只完成223戶,達成率竟然只有4.6%。就算到年底也只能再增加51戶,像她這樣的年輕人就算奮鬥一輩子也難以買到北市房屋,如果真的相信郝市長的芭樂票可能就「等嘸厝」!她質疑郝市長卸任在即居住正義的成績單不及格。陪同開記者會的議員簡余晏表示,郝市長承諾的公共住宅是標準的「空中樓閣」,誇張的是,現有出租國宅數竟從3833戶減少為3784戶,還少了49戶。排隊等著租國宅的人從6304人增加到8982人,尤其弱勢族群等候一戶中正國宅竟要排隊十七年又八個月,市民比苦守寒窯十八載的王寶釗還要苦。

根據蘋果日報2010年10月26日報導顯示,郝龍斌當時開出支票保證市長任內將增加4808戶只租不賣的公營住宅,主要將租給青年及中等收入市民、收取較便宜的租金,並保證這些公營住宅在2014年全部完工。不過,現場的官員則改口說,是要「規畫完成」,而不是「興建完成」,顏若芳則說,如果「規畫」算是「完成」的動作的話,那麼每位市長所「規畫」的政見豈不都是百分之百「完成」了?簡余晏表示,她能理解公務人員很辛苦了,不過,喊了四年到現在還是只增加223戶,達成率不到五趴,數字太難看了。

顏若芳質疑,完工的223戶中,110戶是大龍峒公營住宅、捷運聯合開發分回住宅71戶。其中捷運分回住宅有:行天宮站30戶、萬隆站41戶、市有地參與都更分回42戶(敦煌公營住宅3戶、文山區景文公營住宅39戶)。扣除上述的223戶,其他的進度仍是「只聞樓梯響」。

顏若芳表示,郝龍斌今年任期屆滿但重要政見的進度龜速,規畫願景很美好,只是不知道市民還要等到那一年。根據規畫,2014年底前要完成4808戶公營住宅,但除了完工的223戶外,年底只有可能完成永平國宅(中繼住宅轉型)51戶。而市府今天向余晏及若芳再一次承諾,至少2015年再完成303戶,為興隆國宅一期272戶、文德段都更案31戶。預計2016年0戶。預計2017年1319戶,為興隆二期540戶、健康國宅507戶、青年國宅270戶。2018年規畫東明國宅760戶。市府坦言2019年還不能確定多少戶能完成,顏若芳表示,上述可有完工的仍只有2656戶,市府真的要加把勁。

顏若芳質疑,今年底原預計要完成的文山區安康平宅(興隆公營住宅)才推動興建第一期814戶規畫,最快也要2017年完成。南港區台肥出租國宅改建約760戶,最快也要2018年完工,廣慈博愛園區計畫約1500戶,這個支票更遠還在跟舊業者解約中。松山區寶清段基地(健康公營住宅)507戶及萬華區青年段基地(青年公營住宅)207戶預計2017年9月完工,其他如萬華區原中興國小基地(福星公營住宅)350戶、市府財政局辦理民間融資提案模式(PFI)興辦營運公營住宅計畫約1300戶、聯開分回住宅約330戶、都更分回住宅約960戶的部份,都只開始規畫而已。

簡余晏表示,市民苦等不到公共住宅,舊有的出租國宅竟愈來愈少。出租國宅戶數從2011年的3833戶降為3784戶,每況愈下,等著租國宅的排隊人數從6304人增加到上個月的8982人,三年來出租國宅戶數減少49戶,排隊人數爆增3000人,窮人真是雪上加霜。

簡余晏表示,最誇張的是等候人數最多的「中正國宅」873人,第二名「西寧國宅」1561人,第三「懷生國宅」912人。從等候時間來算,一般戶等最久的第一名「軍功國宅」要等11年,第二名「奇岩國宅」8年3個月,第三名「華昌社區」8年。更慘的是專門提供弱勢族群的更少,等最久的第一名是「中正國宅」17年8個月,第二名為「萬樂(萬芳)國宅」14年8個月,第三名「大理街國宅」14年6個月。王寶釗還有寒窯可以苦守,但弱勢竟要等近十八載等到髮白而齒動搖還不一定等得到一戶。

顏若芳提到她勘查西寧國宅的感受,環境髒亂、漏水嚴重、戶戶緊連、樓梯間瀰漫尿騷味,居住品質不良。尤其是爬到十六樓樓頂時,漏水壁癌嚴重,這些舊宅都是三十餘年前的舊房子了,台北市一年預算1800億元,花博花了141億元,路平花了111億元以上,這些錢難道不能讓年輕人有個未來,四年只能完成四趴的政見,年輕人的未來在那裡?
好房NEWS:公宅達成率不到5趴 北市議員質疑

2014年6月2日 星期一

五月五過端午,若芳祝您粽子節快樂!




這串粽子,獻給好朋友們,祝您吃完粽子包您一切順利唷!另外,若芳提醒您,吃一粒粽子的熱量,等於要划八公里的龍舟才能消耗,所以吃完記得要多運動唷!

若芳參加的端午活動,粽子都是現場包,所以若芳的包粽子處女秀~登場嘍!看大姐們包粽子是又快又簡單,我問包粽子的技巧是什麼,她們說:只要綁緊就好。

啊~我看我還是繼續拆粽子、吃粽子就好了!

2014年4月27日 星期日

新世代興起!若芳與余晏更加努力共同為市民服務!

在這個全球化威脅民主的時代,年輕人必須站出來發聲,為了國家的未來出力!

今年底11月29日中山大同市議員選舉,余晏將市議員交棒給若芳,在余晏這五年多所學到的熱情與服務精神,我一定將會更加努力的為大家服務,懇請您支持年輕人,給新人、年輕人一個機會,一起來改變社會,讓社會變得更好!



2014年4月25日 星期五

尖峰時段時速僅16.5公里,開車還不比腳踏車快!若芳與余晏呼籲市府對前十大龜速路段提出改善方案!



開車竟比騎單車還慢!光復南北路在上午尖峰時段平均旅行速率僅17.1公里,信義路為18.3公里 ,中正路19.1公里;此外,下班時段的長安東西路與八德路旅速16.5公里,光復南北路17.1公里,南京東西路18.2公里。中山大同議員候選人顏若芳、台北市議員簡余晏24日上午呼籲北市府調整燈號、公布替代道路,交工處交通控制中心賴仁宗主任也承諾不要再讓市民塞塞塞。

中山大同議員候選人顏若芳表示,根據議員辦公室向交工處調查資料發現,依路長、平均旅行速率來平均計算,發現有相當路段的行車速度真得很慢,依「自行車管理自治條例」以一般道路限速15公里來計算,像光復南北路、八德路、長安東西路在上下午時段竟然平均旅行速率只有十餘公里,最不可思議的是南京東路,一條捷運蓋了八九年至今還在拖,八年抗戰都打完了南京東路還沒挖完,下班時段的南京東路平均旅行速率也僅只有18公里,市府應儘速調整燈號,把時間還給人民。顏若芳現場將前幾名的光復南北路、信義路、中正路、長安東西路等道路貼上烏龜圖案,送上「烏龜道路」封號。

簡余晏表示,上下午時段差別比較大的是文山地區在上午尖峰時刻有三條路進榜,木柵路平均旅行速率僅19.7公里、興隆路20公里、木柵路20.2公里,這可能跟木柵路沿線三五公尺就一個紅綠燈有關,議員建議市府如果無法讓燈號連貫,應該公布替代道路。而且信義捷運線開通後,相關道路的紅綠燈應有全面調整。

顏若芳表示,這項調查是台北市政府交通局根據34條主次要幹道,統計上午、下午尖峰時段的平均「旅行速率」,旅行速率是指車輛行駛於路段兩點間的時間,包含延滯及中途停靠時間。上午尖峰時段龜速第一名是光復南北路(北向)17.1公里 、第二名是信義路(西向)18.3公里,第三名中正路(東向)19.1公里,第四名木柵路(東向)19.7公里、第五名興隆路(北向)20.0公里、第六名木柵路(西向)20.2公里,第七名光復南北路(南向)20.6公里,第八名長安東西路與八德路20.9公里、第九名建國南北平面道路(北向)21.1公里,第十名基隆路與塔悠路(北向)21.3公里。

傍晚尖峰時段第一名長安東西路與八德路(東向)平均旅行速率16.5公里,第二名光復南北路(北向)17.1公里,第三名長安東西路與八德路(西向)17.9公里,第四名南京東西路(東向)18.2公里,第五名南京東西路(西向)18.4公里,第六名信義路(西向)19.0公里,第七名光復南北路(南向)19.3公里,第八名民生東西路(西向)19.4公里,第九名仁愛路(東向)19.4公里,第十名敦化南北路(南向)19.5公里。
簡余晏表示,台北市享有全台最好的資源,不能只把塞車歸因為「車流量多」,我們應用最大的力量減少市民在路上的塞車時段,而且現在汽油貴、搭車貴、停車費更貴,交通時間與交通金額耗損太大,名列市民不滿意的原因。而很多拖時間的原因是號誌燈太多,號誌多根本不連續,這些都是可以改進而未改進的。

自由時報-北市尖峰時段平均旅速不到20公里


2014年4月15日 星期二

連圓仔都吃有機金絲竹,余晏與若芳質疑北市對學童的有機蔬菜卻一毛不拔!



孩子的成長不能等待,北市的校園午餐不只不如新北、桃園、宜蘭、高雄,連貓熊都不如 !中山大同議員候選人顏若芳14日痛批郝龍斌市長對孩子「一毛不拔」!相較於新北、桃園、宜蘭都以市庫補助校園午餐吃「有機蔬菜」,但台北市歷經多位議員連年質詢爭取,北市坐擁一年近兩千億元預算卻一毛不拔!顏若芳表示,市府新聞曾強調動物園大貓熊只愛吃台中的金絲竹,而且還強調沒有農藥、無化肥的,相較之下,新北市2014年補助1億1811萬2千元補助新北市280所國中小學吃有機蔬菜,桃園補助4675萬元,連宜蘭也補助各校一周一餐有機米及兩周一餐有機蔬菜,那麼,台北市歷經多年議員爭取,到現在還在「研議階段」,顏若芳問:「難道台北市的學生連圓仔都不如嗎?」

顏若芳表示,經過統計,台北市總共只有27校有一周一餐或兩餐使用有機蔬菜,有172所學校根本從沒有用有機蔬菜,未使用的比例高達89.5%,其中例如金華國中每周兩餐有機蔬菜,介壽國中、永吉國中、博愛國小、大安國中、木柵國中、北政國中等每周一次。

顏若芳表示,圓仔吃的竹子太嫩太老都不行,而且重要的是必須是「無化肥、無農藥」(見上方的影音新聞),那麼,成長中的孩子更需要在地的有機食材,一方面讓孩子把飲食教育帶回家,一方面讓孩子知道基改、化肥、農藥長期可能引發過敏不孕等各種病症。孩子的骨在長、血在生,一天都不能等待,但現在校園午餐一餐成本35元到45元不等,業者沒利潤辛苦硬撐,家長擔心是用什麼油、什麼菜來煮的,雙薪家庭又沒有時間力氣幫孩子親做愛的便當,此時,這就是政府該做的事,顏若芳問:「為什麼朱立倫可以,郝龍斌做不到?」

顏若芳表示,新北市以1億餘元補助280所學校,宜蘭每週2.7公噸有機蔬菜供應101所學校,桃園編列4675萬預算讓有機蔬菜進入校園!相較之下,台北市校園只有有機蔬菜僅27所,而且竟只補助0元!顏若芳痛批,北市府為維護後花博今年花費6.47億,動用二備金1814萬補助圓仔活動,對學童的營養午餐食安問題卻一毛不拔!

台北市議員簡余晏表示,她與多位議員連年在議場推動「食品安全運動」,例如去年她質詢市面上的基改黃豆,質疑孩子究竟吃進了什麼豆類製品,結果人家高雄市從2012年就主動發文各校要求避用基改黃豆及玉米,歷經幾年的宣導,高雄國中小午餐廚房中用「非基改黃豆」的學校已高達231 間,例如嫩豆腐、百頁豆腐、味噌、豆漿等,高雄還是用公費來聘用學校的營養師,簡余晏也要問:「為什麼陳菊可以,郝龍斌不行」?

此外,台北市使用非基改黃豆及製品的有89校,其中也多數只是每月一次豆製品為非基改,完全用基改黃豆的高達169校占65.5%。顯示台北市真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。值得一提的是,教育局提供的資料中,吳興國小、古亭國小、景興國中、東新國小四所學校表示全部的豆製品都是非基改黃豆,真的有用心。

根據台大教授郭華仁指出,國際研究發現基改作物已讓倉鼠產生病變,且基改作物對殺草劑有耐受性,農夫大量使用殺草劑導致殘留濃度過高,且基改作物多經長途運輸,船運過程加了抑菌劑。而學童多為發育年齡,應採用更安全品質的食材。簡余晏表示,台北市的有機農場23家,比新北市的12家高出近兩倍,但歷經多年質詢,郝龍斌依然紙上談兵,高雄市於2011年開始推動拒絕基改作物進入學童午餐,高雄市國中小營養午餐廚房使用非基改黃豆校數已231所,反觀台北市僅89所學校使用。

顏若芳、簡余晏表示,無論是有機蔬菜或是非基改黃豆的成本確實較高,北市中小學營養午餐一餐僅僅35到50元,盒餐業者幾乎吃不消做賠本生意,顏若芳、簡余晏主張,為了學童食安、健康問題,北市府不應該再一毛不拔,應補助校園使用有機蔬菜及非基改黃豆,不要再將大筆大筆的預算燒在後花博。

簡余晏並主張,學校午餐的品質必須把關並提升,但家長們的負擔已經很沈重了,萬物齊漲的同時,市府應策略性的補助校園午餐,她呼籲市府不要只是想要漲價午餐費用,應以市庫補助來提升午餐品質,避免劣質品及添加物影響下一代的健康。簡余晏並要求衛生局、教育局應對下一代的身高體重蛀牙等展開系統性的調查,並從小養成運動習慣,別讓台北的孩子愈長愈過敏、愈矮小。

**新北市宣布2012為103校,2013年再擴大到全市280校。全國每週有機葉菜類流通量約60公噸,但是光新北市這餐就要用掉近35公噸有機蔬菜。

**宜蘭縣政府自2013年10月,開始推行「學校營養午餐有機在地食材推廣計畫」,全面每週供應一次有機餐,食材以宜蘭在地農民生產經過有機驗證的稻米與蔬菜為主。透過學童食用有機農產品的實際體驗,教導學生思考人、食物與土地的關係,進而珍惜食物、愛護環境。

**桃園縣長吳志揚則於今年2014年元月17日在元生國小正式宣佈,今年2月開學起,縣內自有廚房的167所學校,試辦營養午餐每週供應2天有機蔬菜,一年所增加的4675萬元費用由縣府負擔


  
ETtoday-兒童比圓仔還不如?北市營養午餐吃不到有機蔬菜







2014年3月30日 星期日

若芳競選總部成立,簡余晏顏若芳團隊為你服務!

余晏傳承贈「堅持努力」竹劍,若芳接棒,現場對招喀喀喀!




中山大同區市議員候選人顏若芳競選總部29日上午成立,現場擠滿上千名支持者,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批馬英九總統「裝皮皮」,馬英九「不是問題的解決者,而是製造者」,他說馬英九可能認為不作為也算作為,所以什麼事都不做,只會『裝皮皮』,還好有這些學生「用腳去踢」這個政府才會往前。柯文哲今天表示,政黨原本不該在學運中插隊,學運若要收場,政府必定得與學生對話,學生可有自己主張,政府也不一定要完全接受學生訴求,但雙方若都不談,僵局會持續下去。

28歲的顏若芳選在今天青年節成立競選總部,有謝長廷、顧立雄、陳師孟、吳國棟等政壇人士與名嘴站台。台北市議員簡余晏現場交棒送給顏若芳象徵傳承的劍道的竹劍,竹劍上寫著「堅持努力」四個字,現場示範竹劍對招碰劍,喀喀喀喀聲起代表延續簡余晏「堅持努力」改變社會的決心。 現場也請來參與學運的學生表演街舞相挺,呼籲年輕人站出來。顏若芳現場呼籲年輕人站出來改變這種困境,立院無力把關,年輕人只能站出來,不論是在街頭、在議場,共同用體制外與體制內的力量結合,青年自己站出來救國家,特別的是,一般選舉場多是老年人較多,但正妹候選人的現場有許多正妹工作人員及學生,現場街舞及正妹古箏表演也顯得很特別。



前台北市副市長陳師孟表示,他和簡余晏熟識多年,以簡余晏對自己高標準的要求,所推薦的接班人一定也是和她一樣嚴以律己熱誠服務的處事態度。簡余晏則表示,時代改變、政治改變、台灣也改變了,我們這個世代必須不斷進步,她決定參選明年的立委,所以將與若芳分進合擊,共同經營地方,前進國會,而顏若芳是她帶過的年輕人中最適合從政的,擁有跟前立委洪其昌一樣,遇到民眾過目不忘的識人本領,而且對於與人互動的基層服務工作有高度熱情,更有突破體制框架的反抗性格,是最適合從政的年輕人。

柯文哲演講時直批總統馬英九「不是問題的解決者,而是製造者」,馬英九可能認為「不作為也算作為,所以什麼事都不做,「只會『裝皮皮』),還好有這些學生「用腳去踢」,這個政府才會往前。柯文哲則認為,若政黨過度介入學生運動,反而模糊焦點,讓運動純潔性喪失,政黨不需過度、甚至故意介入,在旁邊提供協助關心與專業後勤補給就好。柯文哲認為,有開價有還價,學生當然有權利開價,總統要出來協調折衝,也不見得學生提出的,政府100%照單全收,但是政府有義務召集會議折衝,讓事件落幕,柯文哲認為總統馬英九應負最大責任,有義務出面解決,學生有開價、還價,總統應出面召開會議找出折衝點

前行政院長謝長廷說,學生與政府應各退一步,讓超越黨派的代表出面溝通,學運才可能收場;此外,現有不少反制反服貿的活動,學運支持者要注意別被挑釁,否則政府又介入、從被抗議的角色轉變為仲裁者,焦點會被模糊掉。謝長廷說,民進黨失去動員力量,現在只能在立法院反對,反對完就表決,表決完就輸掉,無法改變政策,但學生社會團體運動最後仍要回到立法院通過法律,這時民進黨扮演很重要的角色。

顧立雄說,民進黨如果永遠落後在公民運動學生堅持的價值理想之後,即使國民黨沒獲人民支持,也不會讓民進黨贏得勝利。民進黨要站在何種位置,面對一波波公民運動,如何在國民黨衰敗時,贏得人民支持,民進黨真要好好想一想。顧立雄,如果民進黨永遠落後在公民運動與學生理想後,縱使國民黨未獲支持,民進黨也不會獲得勝利。顧立雄指出,民進黨一定要重回當時街頭抗爭所堅持的理想,民主、進步、本土關懷核心價值不能放棄,不但要當公民運動學生運動後盾,更要站在公民運動學生運動前面,引導台灣民主進步。


2014年2月11日 星期二

【余晏短評】鐵拳下的輿論爭奪戰


(圖說:上圖,言論自由是一代又一代血淚爭取而來的,一退縮就會步步倒退!)
(圖說:下圖,中國仍持續全面管控言論,網路言論如果管不好不惜提頭來見)

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會面,但中國竟列出媒體黑名單,不准《蘋果日報》與美國《自由亞洲電台》駐台記者隨行採訪!這種箝制新聞自由、踐踏記者採訪權的情況顯示中華人民共和國雖然經濟發展,但對於普世價值的新聞自由卻欠缺進步概念!這款不重視人權、打壓基本自由的中國當然不讓人意外,但,馬政府的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什麼都不敢做只敢口頭說說「遺憾」,這才是聲稱民主自由的台灣最讓人遺憾的事!遺憾馬政府軟弱至此!

在這種背景下,王郁琦竟說與張志軍會晤時要就「新聞資訊對等」來討論,他能討論什麼?連記者都進不去了還要冠晚堂皇說官話嗎?民主自由國家記者被稱「無冕王」,記者採訪權被認為屬「第四權」,在憲法裡擔負非官方但有益於公眾知之權利,更是哈伯瑪斯裡的公眾論壇領域、有助於整合公共見解,制衡政府角色。不過,在威權國家裡面,媒介就只是「政府的文宣工具」只是政策的傳聲筒,所有的媒介、教育、網路、宣傳體系都是為求政權穩定,例如不久前中國資深媒體人傳出中國政府要成立「信息化和互聯網信息安全領導小組」,習近平還就此要求如果網路言論「管不好,提頭來見!」中國中央政法委秘書長汪永清、公安部長郭聲琨也接連就此出聲,更反映中國將用專政「鐵拳」投入這場輿論爭奪戰(香港蘋果日報,2014年01月08日)。

中國的媒介管控已到了錙銖必較,網路白色恐怖人人翻牆是常態,但這款「輿論爭奪戰」已入侵台灣媒介。中國政權一方面採香港「媒介股權移轉」模式,協助親中紅頂商人變身「媒體大亨」,掌控編輯室形塑新的主控意識形態,主導編輯室輿論。另一方面透過剝削記者採訪權讓媒介噤聲,進一步採買媒介、收買記者、下廣告,威脅利誘強逼台灣媒介轉向。台灣的言論自由能否抵抗這樣的輿論爭奪戰? 

台灣退讓的還不只新聞自由,馬政府不顧學術界教育界反彈,強行通過符合中國意識形態的新課綱,強制要對高中生輸入殖民地思想,對照著新聞退步,媒介因股權移轉而有種種設限,中國進逼台灣輿論的情況正如同葛蘭西霸權理論所說的:統治階級自然設法發展出對其有利的世界觀(world view),符合其霸權原則(hegemonic principle),但這是一個不斷解構—重構(disarticulation-rearticulation)的過程,對社會上不同的意識概念分解重組,透過基本的霸權構連原則篩選,整合成一套有機的意識型態(organic ideology),表達整個歷史結集的霸權取向(頁85,張錦華,《傳播批判理論,從解構到主體》,2010,台北:黎明文化)。從新聞界到教育界,台灣面對中國鐵拳下的輿論爭奪戰,新聞報導與歷史記憶只要退一步之後,那就不再是真相了!

延伸閱讀,《鏡中媒介》系列文字:
@從馬英九抄筆記很愛演,談OHIO原則
@投降者的史觀
@如僵屍復活的教授
@托拉斯媒介入侵人民腦細胞,反洗腦我們只好站出來
@再見了,大話新聞!
@快樂三口組下台一鞠躬,讓我們繼續以不同方式向前奔跑吧~
@說馬英九是媽寶,竟收到NCC來函關切
@普立茲看到NCC也會搖頭
政府像嫖客大買時段,媒體被逼良為娼
@從《受壓迫者教育學》看記者勞工意識的覺醒
@怪事!新聞為何一定強調藍軍心情愉快輕鬆以對?
@國家機器的媒介控制,李漢卿發文給媒體
@新美麗島時代的媒介回來了,白色恐怖回來了
@檢調竟然為特定媒體服務
@媒體政治「超真實」,集體意志能改變病態媒體嗎
@網路小民遭殃,白色恐怖來了
@馬英九發言人任中央社副社長,如同宣布記者專業是個屁
@新黨國資本主義的媒介,洗腦時代的開端
@市長代言所花費的公家經費,千萬元納稅人的錢
@《再現的政治:解讀媒介對他者的負面架構》讀書心得
@小心強勢媒體集體把你汙名化!誰敢得罪媒體大集團
@公共廁所老是髒又臭,公共媒介會比較好嗎?
@擬像的虛擬新聞,建構出超真實的我們的台灣
@本電視台有害身心健康!看新聞請加註警語
@只看老闆荷包那管你真相為何,台灣的市場導向新聞學
@揮別記者生涯,轉行參選希望有一天能改變台灣